5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思行工作室十余名成员在院长贾启红与教师辛珂带领下,赴上海路小学开展“非遗手工艺体验与致敬行动”。依托该校“香雅云集之劳动大集”平台,成功构建起贯通大中小学的思政教育实践课堂。这场跨学段的教育实践,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度浸润,更彰显了思政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的创新价值。
活动中,工作室成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将非遗技艺承载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此举不仅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场域,更将小学劳动教育根植于文化传承的深层土壤,让文化基因在代际互动中自然延续。
福字拓印
螺钿粘制
植物拓印
妙笔团扇
书签绘写
两小时的沉浸体验中,非遗技艺从书本文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物:温热的拓片、流光溢彩的螺钿、草木染香的布袋、春意盎然的团扇,还有墨香犹存的书签。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悟匠心精神,真切领会了“劳动创造美”的深刻内涵。
让古老技艺走进掌心,让匠心精神融入童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思行工作室此次校外实践,不仅实现了非遗文化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更通过大学生的躬身践行,生动展现了tt备用网址点线面结合的创新实践模式,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鲜活范本。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